2018「城市之盾」正式展開

各位朋友,又到了「城市之盾」舉辦的九月上旬,自從美國遭逢911恐怖攻擊之後,發現此類大型複合型災難,已經超過既有架構中任何單位的處理能力,也因此開始構思如何在「高人口密度的高風險環境」中,進行「預防、保護、反應與恢復」。 而在ACSO阿拉米達警局(同時也是美西太平洋北區應變指揮中心)與DHS國土安全部的努力下,確認需要有「跨領域的計劃、政策、程序、組織、裝備以及訓練」才能更有效率地減輕這類事件所造成的傷害。因此,「城市之盾」的演訓應運而生:「對所有層及進行整合訓練,提升大規模事件中,第一線反應人員以及所有相關人員的協調與組織。」 城市之盾演訓圍繞著舊金山灣區舉行,在一個將近北台灣大小的範圍中,所有參訓隊伍將會同時抵達各自的關卡,然後以輪換的方式,進行48小時的無間斷演訓。今年特警部份總共有36支參賽隊伍、每隊8員,演訓一旦開始,不能換人、每12小時會進行醫療檢查,確認健康狀態。不論是在過程中受傷或被評估中淘汰,即判定失去資格。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的關卡除了加入車輛衝撞的應對處置之外, 也增加了2017年Las Vegas 的演唱會隨機槍手案件的情境,使得整個演訓更加寫實! 如此龐大的工作範圍,除了聯合出動的各地警局、監獄、消防、國防軍…等官方人員外,非官方指派的志願工作人員也將近5000名。他們會採12小時輪班的制度,與參訓隊伍一起共度48小時。而2018年城市之盾兩支國際隊伍的名額,給了荷蘭BSB特勤隊與香港飛虎隊(SDU)。 繼過去台灣軍警戰術協會TTRDA(2016)與內政部警政署維安特勤隊(2017)的參與後,今年已是連續三年有亞洲隊伍參與,可見各界對反恐訓練的需求已不僅只於反恐特勤隊進行處理,而是朝向跨領域多單位合作進行。本年度雖然台灣官方無法派隊伍參與(因城盾主辦資源有限,國外隊伍不得連續參加),但此次由警政署、刑事局及各級特殊警力單位均派遣相關人員參訪,為歷年來參訪人數之最,足見其對此跨領域演訓的重視程度。 讓我們期待這些菁英們,能夠帶回滿滿的經驗,建構更好更安全的台灣!

2018「城市之盾」前導短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