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出處:https://www.washingtonpost.com/news/checkpoint/wp/2016/04/17/after-13-years-cia-honors-green-beret-killed-on-secret-afghanistan-mission/
以下文章由TTRDA外電通譯小組翻譯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美軍在阿富汗第一名陣亡士兵:Nathan Ross Chapman,享年31歲。
這名一等士官長的陣亡原因被保密了13年,直到2015年陣亡將士紀念日不久後才公諸於世。 Chapman曾隨游擊兵跳傘進入巴拿馬,並部署至海地、泰國,也是名合格的戰鬥潛水員及狙擊手;911事件前幾周,他剛好從沖繩第一特戰群調回華盛頓州路易斯堡(Fort Lewis, Wash),並被CIA從第一特戰群的1300名人員中選出,偕同另外2位特種部隊隊員及3名CIA幹員組成H(Hotel)組,並在反恐戰爭開打前夕部署至阿富汗。Chapman是H組的通訊專家,同時也負責操作即時戰況系統:ArcView。 H組出發至阿富汗時,CIA與特種部隊組成的特遣隊已在阿富汗各地活動,並和當地勢力建立關係。最早投入阿富汗戰爭的Jawbreaker小隊便和北方聯盟合作對抗塔利班,且協同B組與C組兩個姊妹小隊聯合行動;E組甚至和未來的阿富汗總理Hamid Karzai碰頭;J組和R組則在12月時進入Tora Bora預防UBL從巴基斯坦邊境脫逃。
H組進入阿富汗前先在巴基斯坦Jacobabad協助當地部隊,一方面鞏固幾近無政府狀態的邊界,另一方面避免UBL逃跑至巴基斯坦。直到感恩節隔天,H組才被派遣至阿富汗,並在喀布爾停留了近一個月,到聖誕節前不久,目的是準備接下來在Khost地區執行的任務。此時,JSOC人員也被編入H組,使得H組人數提升至11人。 約一周後,H組搭乘CIA的Mi-17飛了90浬至Khost,並重金收買某部落,取得該部落認同及護衛。2001年底,H組在Khost鎮中心的舊俄國校舍建立基地,周圍則有阿富汗當地武裝護衛。某天凌晨,H組派出4名隊員前往廢棄俄國機場進行偵查。該機場後來以Chapman為名;2009年時,7名CIA幹員在一場自殺炸彈攻擊中於此機場殉職。 隔天,H組隊長及CIA資深幹員便與當地部落長老在廢棄政府建築內開會。一開始,會議進行得非常不順利,部落長老大發雷霆,直到CIA幹員承諾協助建設城鎮,會議情況才好轉。
根據CIA人員的說法,這場會議的結果某種程度上是不錯的。 當天下午,H組整備了4兩豐田HiLux,在當地武裝勢力護衛下,準備前往鎮上一座疑似塔利班安全屋的民宅,並經由Khost鎮唯一一條道路駛向目標建築。當時,路面泥濘不堪,使得3輛HiLux不得不折返舊校舍。當第4輛HiLux在數百公尺後卡在水溝中動彈不得時,3名手持AK-47的男子突然出現,在約9公尺之內各朝這輛HiLux開了30槍。這輛車後坐的是Chapman、CIA準軍事單位軍官、CIA雇員,並由1名阿富汗人駕駛。2枚子彈打碎CIA準軍事單位軍官胸前的備用彈匣,接著貫穿他的軟式防彈衣,但他奇蹟似的生還。Chapman的骨盆及股動脈中彈,最後失血過多失去意識。美軍曾在過程中還擊,但不清楚是誰開火;直到當天稍晚,美軍人員發現Chapman的M4彈匣裡的子彈打光了,槍機也固定在後—Chapman似乎在失血過多前全力還擊。H組其他人員衝到第4輛HiLux旁時,Chapman已經失去意識。 大約一分半後,身負重傷的Chapman及CIA人員被送回舊校舍,H組醫官Satterlee等人也竭盡所能的維持Chapman的生命徵兆,CIA的Mi-17也在45分鐘後從喀布爾飛來,但Chapman在直升機抵達前5分鐘斷氣。Satterlee把Chapman裝進睡袋,並搬進Mi-17機艙,時間是2002年1月4日1700時。 至今尚不清楚偷襲該車隊的敵人身分為何,CIA認為是支被稱為Haqqanis的反美部族。Haqqanis勢力龐大,並在往後數年裡繼續對抗美軍;Satterlee則認為是索求更高傭金的部落成員。 Chapman陣亡後獲頒銅星勳章,CIA則追贈情報之星(intelligence star),駐泰國特種部隊機構也改名為Chapman營區。